开元二年,八月末,寿春城。
“他们这就降了?”
看到刘表和陶谦的上表,苏曜是一脸的意外。
讲道理,他本来只是想先敲打一下,榨点油水出来,好节省下他征讨东南的消耗,结果
怎么我还没用力,你们这就投了?
荀彧说:“此二人本就非雄才大略之辈,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今大将军威加四海,横扫八荒,自是心生畏惧。”
贾诩说:“确实,荆州刘表、徐州陶谦虽坐拥州郡,但陶谦已老迈,且境内尚有黄巾作乱,刘表虽是壮年,但履职不久,根基不足,其地多有豪强不服,两人自顾尚且不暇,如何敢与大将军作对?”
苏曜转念一想,倒也合理。
反倒是之前自己打的很多游戏,哪怕自己已经快要图长,泰山压顶了,但那弹丸势力不破最后一城就不知道投降也是非常恶心的,生生把最后的涂色搞成了体力战。
“既然他们如此识相,那咱们倒也不能亏待了他们。”
苏曜转头看向贾诩,吩咐道:“文和,拟旨嘉奖刘表、陶谦,加他们俩平章政事,然后升其为知州,署理本州民政,推进新政实施,军务则由朝廷另派卫所长官接管。”
贾诩微微颔首,提笔疾书,同时说道:“大将军,荆州、徐州如今虽说是归降,但地方豪强盘根错节,若是让他们推行新政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苏曜冷笑一声:“那就给他们点助力。传我将令,升刘备为徐州刺史,监督当地,同时再调公孙瓒领一部兵马南下徐州,都督青徐军事,与刘备配合,大力清剿黄巾。荆州则让钟繇和张飞一起,带两千兵进驻襄阳,收编重整当地兵马。”
随着苏曜一声令下,整个寿春城再度忙碌起来。传令兵快马加鞭奔赴各地,调兵遣将的文书如雪片般飞向全国各地。
“大将军此计甚妙。”郭嘉摇着羽扇笑道:“以刘玄德之仁厚安抚徐州,以公孙伯珪之骁勇震慑宵小。如此一来,陶谦纵有异心,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荀彧却微微皱眉:“只是.刘玄德素有大志,若让其坐大徐州.”
苏曜摆摆手打断道:“无妨。刘备虽有雄心,却无根基。况且.”
苏曜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我特意让公孙瓒与他搭档,就是看准了这二人都不是轻易甘居人下之辈。”
刘备与公孙瓒可是老同学了。
不说两人当年的老师在朝堂干的好好的,这俩人就算真要作乱,地位相近的情况下谁愿意给另一人当打手?
放到一起,他俩只能乖乖配合,老实为天下大业出力。
郭嘉抚掌大笑:“大将军真高瞻远瞩也。”
正说话间,忽有亲兵来报:“启禀大将军,太史将军急报!”
苏曜展开战报,顿时发出一声轻笑。
郭嘉问:“可是前线大捷?孙策授首?”
苏曜笑答:“确实是大捷,宛陵城已拿下,不过嘛孙策那小子倒是又跑了。”
“又跑了?”
众人诧异:
“大军合围竟还能跑掉,子义办事竟如此不牢吗?”
说话间,苏曜把战报递给众人,然而不看还好,一看他们就更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