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之后,总部首长选了陆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这两个代表未来快速反应作战力量的部队,作为重型直升机的优先装备单位。
陆军航空兵下属的特种兵大队,自然是这4架直-8ps重型直升机的主要接收者。
以此为契机,陆航特种兵大队得到了大大加强,从原本的营级架子(实际只有连级规模)彻底扩充到了真正的营级。
再加上滨江直升机厂刚定型的4架武直-9武装直升机,以及原本装备的6架法制“小羚羊”武装直升机,
该部队现在共有:直-9直升机6架,直-12直升机12架,直-8ps重型直升机4架,武直-9武装直升机4架,“小羚羊”武装直升机若干,还有2架由直-12D改装而来的电子战直升机,以及1架经过隐身改造的直-12Y“沉默者”特种直升机。
全部出动的话,陆航特种兵大队能在两个小时内,向300公里外的地域投送一个整建制的加强连。
如果得到其他部队的后勤支援,24小时之内,就能以蛙跳的方式机动到1800公里外的地域发起突袭。
不仅如此,因为装备了特种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陆航特种兵大队的独立作战能力特别强。
他们能在没有任何依托的情况下,在陌生地域执行独立作战任务。
要不是这样,陆航部队也不可能在特种兵大队装备了4架直-8ps重型直升机后,在总结报告里写:陆航特种兵大队终于有点空中突击部队的样子了。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作为陆军航空兵特种兵大队的指挥官,凝光却是欲哭无泪。
更准确地说,全军只有他能体会到总部首长那种既愤慨又无可奈何的窘境。
没办法,直-8ps重型直升机不仅采购单价贵,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也是贵得离谱。
平均每小时2万人民币的费用也就算了,关键是零配件贵得吓人。一个普通螺丝就要1500块,稍微复杂一点的七八千都是常事,甚至上万都不奇怪。
负责维护的特种大队官兵都说,直-8ps重型直升机简直就是用金子堆出来的。
可是,就是这么个从生下来就注定是个吞金兽的家伙,凝光却一点儿也不想把它退回去。
原因很简单,直-8ps重型直升机使用成本是高了点,但它发挥的作用也是真的大。
要知道,以前的陆航特种兵大队号称是空中突击部队,但如果按照米国101空中突击师的标准来衡量,连一个前出的突击侦查连都算不上。
最多就是一群轻步兵搭乘直升机进行远程机动罢了,既没有炮兵的火力支援,也没有轻型装甲力量的掩护。
不是陆航特种兵大队不想有这些支援装备,问题是直-12等直升机根本带不动这些东西,装了也没用。
然而,直-8ps重型直升机一加入,陆航特种兵大队的组织构成就彻底改变了。
除了精锐的步兵外,还加入了配备6门车载式107火箭炮和6门俄制“矢车菊”82速射迫击炮的炮兵连。
另外,还增设了一个由4辆俄制BMD-2轻型空降步战车组成的装甲连。
基于此构建起的打击体系,在国内同级别部队中堪称前所未有。
陆航特种兵大队能够一次性动用各类直升机,将3门车载式107火箭炮、2门俄制“矢车菊”82速射迫击炮、2辆俄制BMD-2轻型空降步战车,以及90名全副武装的步兵,快速投送到数百公里外的作战地域,组成一个连级规模的轻型装甲战斗群。
这个战斗群在火力、机动性和防御能力上都达到了极佳的平衡,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其作战能力都令人叹为观止。
可以说,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空中突击部队,其作战能力将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然而,如今随着直-8ps重型直升机的出现,这一幻想已经变成了现实。
这得益于直-8ps重型直升机的超大尺寸,其整机长度达27.6米,旋翼高7.8米,主螺旋桨直径20.9米。机舱长10.5米,宽5.2米,高2.9米,整个机舱尺寸堪比轻型运输机。
这样的尺寸使得直-8ps能够一次性承载三辆车载式107火箭炮,或者六门俄制“矢车菊”82速射迫击炮,并吊装一辆车载式火箭炮,甚至还能搭载一辆俄制BMD-2轻型空降步战车。
而且,这些装载不仅仅是武器本身,还包括相关人员和配属的弹药,实现了战斗全重装载。也就是说,直-8ps重型直升机装载的这些武备一落地就能立即投入作战,绝非花架子。
当然,要实现这样灵活多变的装载方式,除了机舱大之外,还需要一套超一流的动力系统。
而直-8ps重型直升机的澎湃动力就来自于陈夏附属厂生产的WD-63ZB型大功率涡轴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巡航功率为2854千瓦,极限满负荷功率可达到3267千瓦。
3000千瓦级别的涡轴发动机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顶尖的存在。因为在这个领域,只有米国和前华夏具备研制和生产能力。
比如米国为CH-53H“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配备的T64型大功率涡轴发动机,其最新改进型的极限应急功率可以达到3827千瓦,5203轴马力,正是这款发动机造就了CH-53H“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横行全球的威名。
另外,米国还有一款CH-47D“支奴干”重型直升机,它应用的是T55型大功率涡轴发动机。虽然其最大功率略弱于T64型,但也达到了3629千瓦,4934轴马力,足以支撑CH-47D在战场上展现出卓越的蛙跳式跃进能力。
俄国的重型直升机虽然种类不如米国多,但米-26这一款却超越了所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米-26在直升机领域堪称皇者。
它配备的D-136型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更是将战斗民族的暴力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惊人的8500千瓦,11556轴马力,赋予了米-26堪比中型运输机的载荷量,达到了惊人的20吨。
除了上述三种涡轴发动机外,几乎再也找不到3000千瓦级别及其以上的大功率发动机了。即使在欧洲,这一领域也是空白。
这并不是因为欧洲人不想拥有3000千瓦级别的涡轴发动机,而是因为涡轴发动机和直升机一样,都是非常依赖经验的领域。如果不能持续研究摸索,一旦泄气或断档,就很难再捡起来了。
欧洲其实并不缺乏技术和人才,如果他们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下去,还是有希望研发出3000千瓦级别的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的。
但关键是,欧洲人觉得这样太耗精力和经费了,而且浪费时间。既然米国人不嫌麻烦,非要跟华夏一争高下,那他们就不如等米国人弄好了再拿过来用。
这样,他们就可以把省下来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多搞点福利,造福自己的选民了。
于是,在冷战时期,德国和英国干脆就放弃了重型直升机的研发,分别从米国进口了CH-53“超级种马”和CH-47“支奴干”。